天任考研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4考研西醫綜合考點背誦: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相關內容,為考生們西醫綜合考研復習提供幫助。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病因和發病機制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簡稱原酸癥,是由腎上腺皮質病變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導致水、鈉潴留及體液容量擴增繼而血壓升高并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所致。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臨床表現
早期僅有高血壓,無低血鉀癥狀,醛固酮分泌增多及腎素系統受抑制,導致血漿醛固酮/腎素比值上升。之后進入高血壓,輕度及嚴重鉀缺乏期。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
包括血、尿生化檢查,尿液檢查、醛固酮測定等。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高血壓及低血鉀的患者,血漿及尿醛固酮高,而血漿腎素活性、血管緊張素Ⅱ降低,螺內酯能糾正電解質代謝紊亂并降低高血壓,則診斷可成立。 鑒別診斷:主要鑒別醛固酮瘤及特發性原醛癥,醛固酮瘤一般較特醛癥者為重,低血鉀、堿中毒更為明顯,血、尿醛固酮更高。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治療
醛固酮瘤的根治方法為手術切除。特發性增生者手術效果差,應采用藥物治療。有時難以確定為腺瘤或特發性增生,可先用藥物治療,繼續觀察,定期作影像學檢查,有時原來未能發現的小腺瘤,在隨訪過程中可顯現出來。
嗜鉻細胞瘤治療
主要采取手術治療。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4考研西醫綜合考點背誦: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希望考生們都能備考順利,考上自己心儀的院校。更多西綜知識點總結敬請關注考研備考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