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考生與命題人交流的唯一資料和途徑就是真題。所以讀題要讀命題人的思想,讀懂了命題人的思想,就能贏得考試。因此,天任考研小編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學綜合的真題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9年河南師范大學333教育綜合真題·詳解”,希望給備考教育學的同學提供幫助!
2019年河南師范大學333教育綜合真題·詳解
一、名詞解釋
1.教育目的(見2015年北京師范大學真題)
2.教學(見2013年陜西師范大學真題)
3.京師同文館(見2012年北京師范大學真題)
4.蘇湖教法(見2014年北京師范大學真題)
5.《愛彌兒》(見2019年上海師范大學真題)
6.《國防教育法》(見2010年湖南師范大學真題)
二、簡答題
1.簡述教育的文化功能。(見2016年北京師范大學真題)
2.簡述杜威的五步教學法。(見2012年天津師范大學真題)
3.簡述進步教育運動及其實驗。
【答】(1)進步教育運動的發展歷程。
進步教育運動興起于19世紀末,帕克創造了“昆西教學法”。1944年,美國的進步教育運動進入衰落階段。1955年,協會解散。1957年,《進步教育》雜志停辦,標志著美國教育史上一個時代的結束。
(2)進步教育實驗。
①昆西教學法。昆西教學法的創始人是美國進步教育運動的先驅——帕克。
②有機教育學校。約翰遜創辦了費爾霍普學校,該校以“有機教育學?!倍劽?。
③葛雷制。沃特的葛雷制亦稱“雙校制”“二部制”或“分團學制”。
④道爾頓制。道爾頓制是針對班級授課制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種個別教學制度,又稱“道爾頓計劃”。
⑤文納特卡計劃。文納特卡計劃是美國教育家華虛朋推行的教育實驗計劃。
⑥設計教學法。美國教育家克伯屈是“設計教學法之父”,他認為培養品格是最終目的,強調有目的的活動是教學法的核心,兒童自動、自發地學習是設計教學法的本質。
4.簡述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階段。(見2019年山東師范大學真題)
三、論述題
1.列舉古今中外三種對教育的不同解釋及其對教育本質的論述。(見2016年河南師范大學真題)
2.結合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談談如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見2018年河南師范大學真題)
3.論述陳鶴琴的活教育思想。(見2015年北京師范大學真題)
4.論述個體認知發展規律及如何運用這些規律進行教學。
【答】(1)個體在認識事物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感知、記憶、思維、想象、言語和注意等心理活動都屬于認知的范疇,認知發展指個體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發展。
(2)認知發展的規律主要有:①認知活動從簡單、具體向復雜、抽象發展。②認知活動從無意識向有意識發展。③認知活動從籠統向分化發展。④認知活動具有順序性、階段性、差異性、連續性等。
(3)認知發展規律與教學。
人的認知活動各個方面的發展是多層次、不同步的,認知發展要經歷一個由淺人深、多階段和多水平的過程,教育工作者必須按照認知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教育。目前,心理學界已經研究出很多社會普遍認可的關于認知發展的理論,如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維果茨基的文化歷史發展理論等。這些理論揭示了認知發展的規律與特點,也要求教育要順應認知發展的規律與特點,這樣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以上就是天任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9年河南師范大學333教育綜合真題·詳解”相關內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綜合考研真題分享,敬請關注考研備考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