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心理學考研管理心理學習題模擬:管理哲學簡答題”相關內容,為報考心理學專業的考生們提供指導。更多有關心理學知識點可關注考研備考欄目。
管理哲學簡答題:
1.簡述經濟人假設。(南京師范大學347、蘇州大學347,2011;北京師范大學 MHR,2019)
2.簡述自我實現人假設及其主要觀點。(山東師范大學347,2014)
3.分析群體中人際關系理論及在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陜西師范大學347,2011;華東師范大學347,2018)
4.請簡述組織管理心理學領域中有關人性假設的理論。(北京大學347,2014、2015)
5.結合霍桑實驗及其人際關系理論說明其給組織管理帶來的啟示。(華東師范大學347,2018)
6.簡述學習型組織的內涵。(浙江師范大學347,2019)
7.簡述社會人假設。(東北師范大學347,2017)
簡答題參考答案:
1.【答案要點】它也叫“唯利人”“實利人”或 X 理論。
(1)主要觀點:多數人天生懶惰,不愿多做工作,不愿承擔責任等。
(2)管理者應從經濟利益出發,用獎賞、處罰等方法,控制與修正員工的行為。
(3)優點:改變了當時放任自流的管理狀態,促進了科學管理體制的建立,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4)局限;否認了人的主動性、自覺性等,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絕對對立起來,容易激起工人的反抗等。
2.【答案要點】
自我實現人由馬斯洛等提出。
(1)假設:人并無好逸惡勞的本性,人的潛力要充分表現出來、人的才能要充分發揮出來,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滿足。工作是滿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社會活動和手段。
(2)基本觀點
①厭惡工作并不是普通人的本性,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
②人們愿意實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以完成組織目標;
③人對目標的承諾就是對其成就的一種獎賞;
④在適當的條件下,一般人不僅會接受某種職責,而且還會主動尋求工作;
⑤人群中廣泛存在著高度想象力、智謀和解決問題的創造力。
3.【答案要點】
(1)人際關系理論認為:人們最重視的是工作中與周圍人的友好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調動員工生產積極性的決定因素。其主要觀點有:
①重視社會心理因素。除了物質條件外,社會心理的因素對調動人的生產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
②重視人際關系的協調?;羯嶒灡砻鳎簡T工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員工士氣的高低。而士氣高低取決于員工在家庭、企業及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是否協調一致。
③重視非正式組織、無形團體的作用。員工對同事們的社會影響力比對管理者所給予的經濟誘因及控制更為重視。
④提出新型領導的必要性。
(2)管理中應該注意:不僅讓員工在經濟上得到滿足,更要使其在社會需求上得到滿足。員工之間的人際關系比管理者提供的經濟誘因有時更具影響力。
①以人為中心。管理人員不應只注意工作任務的完成,而應注意滿足工人的社會要求,在管理中通過激勵、改善人際關系等方法來調動人的積極性。
②重視人際關系。重視員工之間的人際關系,溝通信息、了情況、上傳下達、重視培養形成員工的歸屬感和整體感。
③提倡集體獎勵,不主張個人獎勵制度。
④參與管理:讓員工在不同程度上參加企業決策的研究和討論,淡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對立情緒。
Tips :該題雖然屬于簡答題,但考慮到其分值有20分之多,因此在作答時建議不超過500字。
4.【答案要點】
影響較大的人性假設有: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自我實現人假設、復雜人假設、文化人假設等。
(1)經濟人假設也叫 X 理論。其主要觀點是:多數人天生懶惰,不愿多做工作,不愿承擔責任等;管理者應從經濟利益出發,用獎賞、處罰等方法,控制與修正員工的行為。
(2)社會人假設認為:人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質利益對于調動生產積極性只有次要意義,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是調動員工生產積極性的決定因素。它重視人際關系的協調,重視非正式組織、無形團體的作用。
(3)自我實現人假設認為:人并無好逸惡勞的本性,人的潛力要充分表現出來、人的才能要充分發揮出來,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滿足。工作是滿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社會活動和手段。在適當的條件下,一般人不僅會接受某種職責,而且還會主動尋求工作。
(4)復雜人假設認為:人的需要和潛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地位的改變、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變化而各不相同,不能用單一模式去硬套。不應把人看成同一類型,要根據不同類型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5)文化人假設:人是文化的人,人的價值觀、行為方式受文化影響,企業整體文化素質非常重要;企業管理要注重培育企業文化,真正地發揮勞動者內在的勞動熱情和智慧,充分實現勞動者的自身價值。
(6)決策人假設:是把人的行為放在特定的組織背景下并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心理特點來進行分析的。它不對人的活動目的及相應手段作永恒不變的先驗設定,而把目的和手段看成可在一定范圍內加以調節的變量。
(7)學習人假設認為:知識型員工是“知識人”,他們具有“利己性”“公益性”和“理性”。
它的特點在于:它承認人性的復雜性、多樣性和變化性。
5.【答案要點】
(1)社會人也稱社交人,這種假設認為:人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質利益對于調動生產積極性只有次要意義,人們最重視的是工作中與周圍人的友好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調動員工生產積極性的決定因素。社會人假設的理論基礎是人際關系學說。該假設是梅奧根據其在霍桑工廠進行的長達八年的著名的“霍桑實驗”提出來的。
(2)啟示
①重視社會心理因素。除了物質條件外,社會心理的因素對調動人的生產積極性也有很大的影響。人是由社會需求而引起工作動機的,并且通過與同事的關系而獲得認同感。
②重視人際關系的協調?;羯嶒灥慕Y果表明:員工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員工的土氣的高低。而士氣的高低取決于員工在家庭、企業及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是否協調一致。
③重視非正式組織、無形團體的作用。員工對同事們的社會影響力比對管理者所給予的經濟誘因及控制更為重視。梅奧認為,非正式組織、無形團體有著特殊的規范,影響團體成員的行為。
④提出了新型領導的必要性。這種領導要善于傾聽和溝通員工的意見,使正式團體的經濟需要和非正式團體的社會需要取得平衡。
6.【答案要點】
(1)學習型組織是指通過培養彌漫于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發展的組織。這正是知識型組織的理想狀態,是知識型組織的實踐目標,這種組織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具有高于個人績效總和的綜合績效的效應。
(2)學習型組織主要有五個要素:
①建立愿景。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下的意志力,透過組織共識,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個人也樂于奉獻,為組織目標奮斗。
②團隊學習。團隊智慧應大于個人智慧的平均值,以作出正確的組織決策,透過集體思考和分析,找出個人弱點,強化團隊向心力。
③改變心智。組織的障礙,大多來自個人的舊思維,例如固執己見、本位主義,唯有透過團隊學習,以及標桿學習,才能改變心智模式,有所創新。
④自我超越。個人有意愿投入工作,專精工作技巧的專業,個人與愿景之間有種“創造性的張力”,正是自我超越的來源。
⑤系統思考。應透過資訊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以避免“見樹不見林”;應培養縱觀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問題的本質,有助于清楚地了解因果關系。學習是心靈的正向轉換,企業如果能夠順利導入學習型組織,不只能夠達到更高的組織績效,更能夠帶動組織的生命力。
7.【答案要點】
(1)社會人也稱社交人,這種假設認為:人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質利益對于調動生產積極性只有次要意義,人們最重視的是工作中與周圍人的友好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調動員工生產積極性的決定因素。社會人假設的理論基礎是人際關系學說。
(2)主要觀點
①重視社會心理因素。②重視人際關系的協調。③重視非正式組織、無形團體的作用。④提出了培養新型領導的必要性。
(3)管理原則
①以人為中心。管理人員不應只注意工作任務的完成,而且應注意滿足工人的社會要求。
②重視人際關系。管理者要溝通信息、了解情況、上傳下達,重視培養形成員工的歸屬感和整體感。
③獎勵。提倡集體獎勵,不主張個人獎勵制度。
④形式。提出新型的“參與管理”形式,使員工參與管理,并在不同程度上參加企業決策的研究和討論,淡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對立情緒。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心理學考研管理心理學習題模擬:管理哲學簡答”,希望考生們都能備考順利,考上自己心儀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學專業備考相關內容請關注考研備考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