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4考研翻譯碩士:【英譯漢】理解是關鍵”相關內容,為考生們翻譯碩士考研復習提供幫助。
24考研翻譯碩士:【英譯漢】理解是關鍵
英譯漢,首先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透徹地理解原文??匆黄獤|西,可以有不同的目的。若為獲取信息,抓住大意就可以了。若是為了消遣,那就可以看懂多少算多少。若是為了翻譯,那就非透徹理解原文不可有時似乎覺得懂了,但翻譯起來還是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可能仍是未能真正理解原文。在這種情況下,若勉強去譯,便會采取機械的辦法,逐字翻譯,許多誤譯就是這樣產生的。
例1 We want to get all the parties back to the negotiating table.
例2 Their differences have been thrown into sharp relief by the present crisis.
雖然party一詞可以指“政黨”,但此處與negotiating table相聯系,便指“談判的一方”了。所以,例1的意思是:我們想把有關各方拉回到談判桌上來。differences一詞本身是有“差別”的意思,但在這個上下文里,它卻指“意見分歧”。例2的意思是:目前的危機使得他們的分歧更加引人注目
例3 He was found guilty of murder.
例4 There is no right of appeal against the decision.
涉及法律時,find不一定表示“發現”,而可以指“裁決”、“判決”。appeal也不一定表示“呼吁”,而可以指“上訴”。因此,例3的意思是:經裁決,他犯有謀殺罪。例4的意思是:關于這項判決,沒有上訴權。
例5 The end result of her hard work was a place at medical school.
例6 To graduate with honors from college
在學校教育方面,work就指學習,a place就是an opportunity to study at a university,也就是一個入學名額,而不是一個工作職位。with honors指的是“以優異的成績”,而不是“感到榮幸”。因此,例5的意思是:她勤勞學習,終于進了醫學院。例6的意思是: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
例7 This new production radically reinterprets the play.
例8 The doorway is a 19th century reconstruction of Norman work.
在文化方面,production和戲劇相聯系,就指“一次演出”。因此,例7的意思是:這次演出體現了對這部戲的全新理解。例8是什么意思呢?能不能譯作:門廊是19世紀羅馬建筑的翻版?不行。首先,Norman不是羅馬,而是指11世紀歐洲大陸的諾曼人征服英國后在英國流行的諾曼式建筑風格;其次用“19世紀”修飾“羅馬建筑”也是不行的。例8的意思是:門廊是19世紀時模仿諾曼式建筑修建的。
例9 You’ll be expected to replace any broken glasses.
例10 Round here, you leave school at sixteen and next thing you know, you’re married with three kids.
在生活方面,所談內容往往與當地的風俗習慣相聯系。二十年多前,我在澳大利亞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從商店租了一百只玻璃杯,打碎了一只,歸還時就照價賠償。例9就是店主對顧客說的一句話,意思是:玻璃杯如有損壞,你要負責賠償。例10的用詞很簡單,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能不能譯作“這兒,你十六歲時離開了學校,接著,你帶著三個孩子結了婚”?或譯作“……你和有三個孩子的人結了婚”?從原文的時態看,這里說的不是一次性的已經完成的動作,而是一種反復出現的現象,句中的you也不是指具體的某人,而是泛指。這樣就可以看出這句話說的是當地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因此,例10的意思是:這一帶的人十六歲中學畢業,接著就結婚,生三個孩子。
例11 I hate to say I told you so.
例12 Ed couldn’t make it so they sent me instead.
例13 Go on -- read it to us.
英語有許多習語(idioms), 其含義往往不是從字面上可以看出的。以上三例中的I told you so,make it和go on都是習語,翻譯時,不能取其字面上的含義,而要把它看作一個整體來處理。如果不知道它的意思,那就要到詞典里去查一查。如果你手邊有一本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在詞條tell里就可以查到I told you (so), 解釋為:used when sth. bad has happened, to remind sb. that you warned them about it and they did not listen to you.得到這個解釋之后,就能看出例11的意思不是“我真不想說是我告訴你的”,而是“我不愿意顯得自己有先見之明”。用同樣的辦法查make it, 可以查到4條解釋,第3條解釋為:to be able to be present at a place. 因此例12的意思就不是“埃德做不出來……”, 而是“埃德去不了,所以他們就派我去了”。go on共有8條解釋,后一條是:used to encourage sb. to do sth.因此,例13的意思就不是“繼續—給我們讀下去”,而是“念吧—念給我們聽聽?!本C上所述,一個詞用在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的含義,譯者不能只想到自己熟悉的那個含義,而要充分利用上下文,依靠能夠獲得的相關信息,判斷出詞的確切含義。遇到習語,更要勤查詞典,切忌望文生意。近年來,我參加了幾本雙語詞典的審訂工作,上面所舉的例子都是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我還發現,經我審訂的譯文,有的也還有改進的余地,甚至還有些錯誤沒有改掉。這一方面說明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也說明譯文不出錯是很不容易的,翻譯過程中需要照顧的地方很多,精力一分散,顧此失彼,便會出錯。要想少出錯誤,譯者必須兢兢業業,認真從事,慎之又慎。上面說的是如何確切理解原文,以免誤譯。下面談一談怎樣避免因表達不當而造成的誤譯。
例14 His novels nicely describe life in Britain between the wars.
他的小說細致地描述了兩次大戰期間英國的生活狀況。
例15 No dessert for me, thanks. It was as much as I could do to finish the main course.
謝謝,別給我甜食了。我只能吃完主食??磥碜g者不一定沒有看懂原文,只是在用漢語表達時用詞不。例14只要把“期間”改為“之間”就行了。例15把main course機械地譯為“主食”,字面上好像是對應的,但譯者忘了“主食”是與“副食”相對而言的,通常指“用糧食制成的飯食”,和main course不是一回事兒。因此,例15后一半可改為“我吃完這道主菜就不錯了?!币氡苊膺@樣的誤譯,可以倒回去,把譯文和原文對照一下,看它是否和原文的意思相吻合。這樣做,你覺得很困難嗎?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4考研翻譯碩士:【英譯漢】理解是關鍵”,希望考生們都能備考順利,考上自己心儀的院校。更多翻譯碩士知識點總結敬請關注考研備考欄目。